連玉明:“新基建”加快重塑生産生活新方式
來源: 封面新聞時間: 2020.05.26

“可以肯定,‘新基建’在‘後疫情時代’将在中國經濟複蘇中唱主角。”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今年兩會期間,“新基建”成為熱議詞彙。剛公布不久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産業升級。

微信圖片_20201119142120.jpg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新基建”彰顯強勁活力。依托“健康碼”、“行程卡”,公衆通行流程不再繁複;依托“在線辦公”、“在線學習”,數以億計的人做到“停工不停産”、“停課不停學”;依托電商和直播,大量農産品免遭“滞銷”……

如何更好地理解“新基建”?它将對我們的經濟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建設新型基礎設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對此,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

封面新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等,這對受全球疫情沖擊的中國經濟複蘇釋放出哪些積極信号?

連玉明:應對疫情挑戰的關鍵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中之重必須實施擴大内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既要充分估計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也要充分認識疫情之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普及應用正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型,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正在加快重塑,這為化危為機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從這一點看,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等,既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大舉措,也是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大勢所趨。可以肯定,“新基建”在“後疫情時代”将在中國經濟複蘇中唱主角。

封面新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究竟“新”在哪裡?

連玉明:新型基礎設施是相對傳統基礎設施而言的。所謂新型,是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也可以稱為數字基礎設施或數字基建。按照國家發改委對新型基礎設施的分類,可以概括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像新一代信息網絡、5G應用等均屬于“新基建”的範疇。

封面新聞:從數字基建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作用看,“新基建”有哪些優勢和潛力?

連玉明: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新基建”支撐和引領抗疫全過程,從抗疫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中展現出新科技的積極影響。比如北京的大數據防疫溯源系統、杭州的“數字治疫”、疫情防控中普及應用的健康碼,視頻會議、在線購物、餐飲服務等,都是數字基建支撐的結果。特别是這次全國兩會期間,媒體利用5G技術,首度以“雲采訪”“雲發布”等模式聯機采訪、異地同屏、隔空問答,都展現出“新基建”的巨大優勢。

封面新聞:我們關注到,“新基建”頻頻出現于多地政府新公布的重點項目投資清單中,從長期來看,“新基建”是否會成為重塑中國城市格局的重大契機?

連玉明: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将成為新一輪中國城市發展的新方向。中國正在有序推動各地政府鋪設第五代無線網絡、安裝攝像頭和傳感器,開發人工智能軟件以支持自動駕駛汽車、工廠自動化等,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特高壓和高速公路等正在加速。疫情過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動的新興産業快速成長,将為中國經濟帶來新動力,“新基建”将成為中國赢得科技發展的新支撐,科技将成為重塑中國城市格局的加速器。

封面新聞:“新基建”與數據、個人信息密切相關,在“新基建”建設過程中,應該如何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連玉明:數字基建是硬件,數據、信息是軟件,兩者缺一不可。首先要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同時加快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權保護。《數字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已列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但立法進程還需要加快再加快。需要強調的是,應加快制定《數權法》,以立法規範和調整數據權屬、數據權利、數據利用和數據保護。以數據權立法為突破口,提升我國在大數據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牢牢把握和維護國家數據主權,這也是“新基建”的題中之義。

封面新聞記者:騰晗


版權所有 2008-2023 龍信數據(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