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态發展下,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産能優化是經濟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龍信數據運用大數據挖掘分析技術,有效評估商事制度改革以來的成效,預測宏觀經濟走勢,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近日,中國工商報從大數據的視角對“商事制度改革”的影響做了報道,全文如下:
自2014年3月1日起,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國正式啟動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時間。作為這項重大改革中的直接受益主體,衆多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紅利,也成為體現“商改”階段性成果的窗口。今天,小編從大數據的視角帶您縱觀“商改”中的企業發展脈絡,進而了解這項改革對我國經濟社會的深遠影響。同時,文中的寶貴數據也可作為市場研究者、分析者的重要資料。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商改”三年來企業發展變化的主要情況。
圖一
一、創業成本明顯降低,營商環境得到改善
從目前全國各地情況來看,企業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平均隻需等待2-3個工作日,即可辦理以往至少15個工作日才能夠辦結的所有證件,企業注冊便利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世界銀行公布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便利度排名由2013年的第96位上升到2016年的78位,三年時間提升了18位。其中,營商便利度綜合前沿距離分數提升較快,由61.13上升到64.28,提高3.15分;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由158位上升到127位,大幅提升了31位,前沿距離分數由68.72上升到81.02,提高12.3分。
二、創業熱情持續高漲,企業總量大幅增長
随着“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帶來營商環境優化,社會創業熱情高漲,對開辦企業關注度明顯提高。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公司注冊”、“工商注冊”等關鍵詞在的搜索熱度和頻次明顯高于改革前,且保持居高不下。
圖二
反映在企業登記數據上,截至2017年2月底,也就是商改整三年的時候,全國市場主體實有總量達8828.54萬戶,較改革前的2014年2月底淨增2698.32萬戶,增長44.0%。其中,企業實有總量達2652.92萬戶,較改革前淨增1106.76萬戶,增長71.6%。企業在市場主體數量中的占比由改革前的26.4%上升到30.3%。每千人擁有企業數量由改革前的11.36戶增加到19.19戶。
從企業新登記情況來看,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入市速度明顯加快,新登記企業數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14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全國累計新登記企業總量1374.07萬戶,注冊資本總額93.65萬億元。商改三年新登記企業總量相當于2006年-2013年八年新登記企業的總和。從日均新登記情況來看,改革效應持續釋放。商改三年來日均新設企業1.25萬戶,較2013年日均新設6857戶增長了82.8%。其中商改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日均新設企業數量分别為1.05萬戶、1.21萬戶和1.51萬戶。
2017年以來,新設企業仍保持了較快增長态勢。一季度全國新設企業125.45萬戶,同比增速為18.0%,日均新設企業數量1.39萬戶,同比增長了19.3%。特别是今年3月,全國新設企業數量達52.94萬戶,同比增速高達27.3%,是2014年商改以來新設企業數量第二高的月份,僅次于2016年11月的53.61萬戶。
三、改革紅利惠及各類企業,内外資企業均加速增長
從企業類型來看,商事制度改革紅利惠及各類企業,内外資企業數量均較以往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商改三年以來,内資企業共新設1361.27萬戶,年均新設453.76萬戶,較2013年增長84.0%。外商投資企業共新設12.80萬戶,年均新設4.27萬戶,較改革前增長17.5%。
數據顯示,私營企業受改革影響最大,數量和注冊資本均呈現大幅度增長态勢。商改三年來,私營企業共新設1300.40萬戶,年均新設433.47萬戶,較2013年增長86.3%,占到新設企業總量的94.6%。從各年增長情況來看,2014年新設私營企業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新設量達345.13萬戶,較2013年增加112.41萬戶,增長48.3%,2015年和2016年增速穩定在20%-25%之間。私營企業在實有企業中的數量占比由改革前的82.4%上升到89.1%,注冊資本占比由40.9%提高到59.2%。私營企業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
商改三年來,私營企業共吸納就業人員7843.82萬人,平均每年吸納就業人員2614.61萬人,較2013年增長61.2%。其中,平均每年新增投資者人數705.75萬人,增長75.9%。
同時,“商改”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發展也具有相當的促進作用。改革前外資企業已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随着改革的深入,加上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備案制等政策的實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外商投資企業新設數量年均增長率分别為5.8%、10.0%和13.9%,同2012年和2013年的-11.1%和-2.8%的年均增長率相比,2014年外資企業數量增速開始由負轉正,并且呈現逐步增高的态勢。2016年外資企業新增注冊資本和外方認繳出資金額分别達到3822.67億美元和2862.81億美元,同比分别增長47.5%和44.2%,說明我國的投資環境對外資仍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四、産業結構深化調整,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
我國經濟在經曆30多年的快速增長之後,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産業業态以及增長動力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常态下,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産能優化是經濟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商改”以來,第三産業快速增長,帶動産業結構調整,第三産業共新設企業1099.55萬戶,年均新設量366.52萬戶,較2013年的191.58萬戶增長91.3%,年均新增注冊資本24.71萬億元,增長222.5%。從占比來看,“商改”以來第三産業新設企業數量占比達80.0%,且2014-2016年新設企業中第三産業數量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2016年占比達到了80.7%,到2017年2月底,第三産業實有企業數量在總量的占比由改革前的72.3%提升到76.1%。
圖三
綜上所述,三年多來,商事制度改革通過全面落實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降低準入門檻,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 “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推進名稱登記制度改革,放寬企業住所條件改革,開展簡易注銷試點,深化“先照後證”改革,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系列舉措,通過大力推進運用“互聯網+”,在全國推進企業登記網上辦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先行先試,積極推動企業電子營業執照的試點等措施,有效激發了社會創業創新活力,為企業進入市場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大幅度提高了企業進入市場的效率,降低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成本。大數據所體現的企業發展變化,是“商改”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産生積極影響的一大亮點。